近年来,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和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土壤改良剂撒施环节面临着请工难、工价贵的困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探索创新,首次在黄渡烟叶工作站进行试点,开展无人机撒施土壤改良剂专业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组建专业队伍,保障服务开展
结合公司组建撒施服务队的要求,黄渡烟站对无人机专业化撒施需求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共组建了6支撒施服务队,配备10台无人机,为80户烟农的7852亩烟田提供土壤改良剂撒施服务。同时,为确保专业化服务人员的作业安全,为其购买了人身意外险,解除了服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作业高效便捷,成本显著降低
在作业效率方面,无人机撒施展现出了明显优势。大疆T60以上型号农业无人机均可用于此项作业,每台无人机每天作业效率可达200亩左右。作业时,仅需一名机手操作和一名工人负责加料,即可顺利完成撒施工作。其收费标准为撒施生石灰18元/亩,撒施白云石粉16元/亩。相比之下,传统人工撒施效率仅为5亩/人/天,且工价高达150-200元/人。由于撒施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从事该项工作的多为年纪较大人员,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经测算,无人机撒施比传统人工撒施每亩减少成本20元左右,同时大大减少了烟农的搭工成本,有效规避了用工安全风险。
此外,无人机撒施还能够实现对亩撒施量的精准调控。通过调整无人机相关参数,可根据烟田实际需求精确控制土壤改良剂的撒施量,确保撒施效果均匀稳定,这一优势得到了广大烟农的高度认可,有效提高了烟农参与无人机专业化撒施服务的积极性。
问题及时解决,服务持续优化
在无人机撒施作业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土壤改良剂湿度过大时,会导致下料难度增加,影响撒施均匀性;烟田中树木、电线杆过多,对无人机安全飞行造成威胁。针对这些问题,黄渡烟叶工作站迅速采取了有效解决措施。
对于土壤改良剂湿度问题,基层烟站服务部加强了对土壤改良剂质量的验收工作,严格控制粉剂水分,确保其不过潮或过干。同时,在无人机料斗加装振动棒,有效促进了下料,这一改进措施已取得良好效果。对于飞行安全问题,工作站对服务队进行了全面的安全交底,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皖南烟叶通过开展无人机撒施土壤改良剂专业化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土壤改良剂撒施环节请工难、工价贵的问题,还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精准调控撒施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创新举措为农业生产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有望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助力农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