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聚”力,为振兴“赋能”

2025-01-04 香烟资讯 8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科技小院,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小院虽小,作用可不小。”

“我们的科技小院是开放式,没有大门,欢迎随时莅临参观。”

没到云南大理之前,就听到烟草科技小院的种种“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慕名来到大理,一探究竟。

波光潋滟,美哉洱海。在大理洱海畔,林木秀美、游人如织的生态走廊沿岸,开放式的科技小院即坐落于此。它的全名是大理烟草科技小院,2022年6月正式揭牌,是全国首个烟草科技小院,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云天化集团联合建设。科技小院聚焦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科协支持、科普宣传;烟粮协同、稳粮增收;控制污染、洱海保护;促进烟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民增收。

科技小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个“聚”字上:聚人才,聚科技,聚人气,聚力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振兴。

科技小院自带的众多“聚力”,为烟草科技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聚集”科技人才

小院落地,人才聚集。

“科技小院首先是一个聚集人才、培育人才的平台,烟草技术人员和科研院校的学生老师在这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把前沿的科研思路与烟区生产实际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驻点工作人员张亚斌向我们介绍。

小院虽小,功能不少,一头连着“政、产、学、研、用”,一头连着生产、生态。为了将人才实力转化为振兴动力,发挥好科技小院应有的作用,以小院为依托,大理州局(公司)为科研院所、高校人才等搭建服务农业农村的平台,实现产学研企一体发展,促进科研要素向农村聚集、科研成果在“三农”中落地。

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培养实用型乡土人才至关重要。今年读研究生三年级的李鑫磊由于扎根小院,被大家笑称为小院“院长”。从高校科研院所来到小院“研学”,他对小院的理解也随着实践磨砺日趋成熟,带上了“泥土的芬芳”。

“老实说,来到这里之前我也有心理准备。实践性更强,和基层贴近,是小院的特色。小院毕竟是‘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和在高校不同,来到这里研学,意味着要‘听说读写’全方位提升,不仅能做学术,而且锻炼了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李鑫磊总结。

此言非虚,李鑫磊黝黑的脸膛就是证明。

这段经历用他的话说,就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仅关注学术,也要组织活动、开展培训,学会和烟农打交道,说农民能听懂的话。

“有些说法你觉得‘很科学’,然而用到生产中还是‘有距离’。一开始和烟农打交道时,我口里的专业术语很多,现在我已经学会了用最简单易懂的话指导烟农生产实践。”李鑫磊乐呵呵说道。

不仅如此,科技小院的轮训培养模式,也让烟草骨干青年在基层流转起来。

“小院的科研项目针对性强,非常符合洱海流域烟区农业生产实际,这样的机会可不多,我要珍惜机会,拓宽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今后把更多成果应用到岗位工作中。”张亚斌介绍。

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大理州局(公司)制定了科技小院2022年至2025年人才培养轮训计划,每年选派2至3名骨干青年进行轮训,学习先进方法,提升专业技能,成熟一批、输送一批,有力保障了兴农人才回归烟田。

微信图片_20241231103706.jpg

烟农黑祖房在自家烤房前 李可 图

“聚焦”绿色发展

绿色是农业发展的底色。小院虽小,绿色发展责任不小。

“我们创立科技小院的初衷就是助推洱海流域农业绿色生产转型发展、助力洱海保护和乡村振兴。”大理州局(公司)党委书记、局长、经理杨龙祥如是说。

早在2020年,大理州政府就将“大水大肥”的农业产业全部移出,进一步减少面源污染;2021年印发《洱海流域“十四五”种植结构调整方案》,烟叶被列入洱海流域农作物种植正面清单。

几年时间里,大理州局(公司)与云南中烟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理卷烟厂、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当地环保科技公司等单位合作,全面实现烟叶种植有机肥替代化肥,与地方环境保护高度契合。

大理烟草科技小院成立以来,围绕洱海保护、绿色生产持续探索,开展了系列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2024年,大理州局(公司)在第一代绿色智能肥施用基础上进行选代升级,推广使用二代肥烟草专用复合微生物肥。二代肥不仅能够增强作物新陈代谢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起到抗病防旱的作用,还能活化土壤、抑制土传病害,提高生产质量效益。与烟农常规施肥量相比,使用复合微生物肥能减少氮肥投入50%、磷肥投入45%、钾肥投入25%,对绿色生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理州局(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娟看来,科技小院不仅是大理烟草构筑社会影响力的“一张名片”,也成为农业科技“直通”田间地头的一座“桥梁”。

以小院为依托平台,烟农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更直接,实现了“零时差”;从技术到实践更便捷,实现“零距离”。此外“零门槛”“零费用”的特点,也让绿色生态技术推广应用在烟农那里接受度更高,更深入人心。

“我从2022年开始施用复合微生物肥,好用得很,相比之前用的复合肥,烟叶更容易‘落黄(成熟)’,这种技术推广我们烟农都很欢迎。”在洱海畔,有着10年种烟经验的烟农黑祖房笑呵呵对我们说,“不仅如此,微生物肥还有助于省工,打开加水就能用,复合肥相比较就麻烦得多。”

小院的“连接作用”,让绿色生态生产技术推广的接受度更高,在烟农那里普遍受到赞誉,这让身为“推广人”的李娟深感欣慰。

据悉,2024年大理州局(公司)在洱海流域推广复合微生物肥覆盖烟田22827亩,其中大理市11333亩、洱源县11494亩,有效保障洱海流域大理烟区生态环境安全。

微信图片_20241231103739.jpg

烟农费水生查看自家鲜食玉米生长情况 李可 图

“聚力”多元惠农

烟农费水生,家住湾桥镇向崇村,他家2024年种了41亩烤烟,2023年开始在自家烟田套种“鲜食玉米”,一亩能收获1000公斤鲜食玉米,每公斤3元,这笔收入费水生比较满意。

“小院的技术人员挺给力!除了烤烟,我家今年还种植了鲜食玉米,小院的科技人员经常主动找上门指导我种植,帮了我不少忙。”费水生乐呵呵说道。

长期以来,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促烟农增收是大理州局(公司)持续探索的课题。他们先后探索了“烤烟+水稻”“烤烟+蚕豆”“烤烟+油菜”等种植模式,并依托田园综合体建立“合作社+烟农+涉农企业”的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开展九品香水莲、象牙软香米、适糖米和富硒油菜等产品培育。

如今,烟草科技小院的成立,为大理州打造“烟草+N”多元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

既关注提升烟叶品质,也关注产业链外延,科技小院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作物价值,积极探索适宜洱海流域、高效高值绿色的“烟草+N”组合模式,力争通过高附加值经济作物让烟农实现高层次增收,因地制宜实现土地增产、烟农增收、农业增效。

未来,大理烟草人还将继续发挥科技小院的平台优势、连接作用,惠农兴农,推动烟叶生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持续贡献“新质”力量。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优美尚品主题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m.nkhuayuan.com/article/13851.html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

头条!国内如何购买免税烟“直言不讳”

头条国内如何购买免税烟直言不讳近年来关于国内购买免税烟的讨论持续升温不少人对如何合法合规地购买免税烟存在疑问甚至一些渠道的信息真假...

香烟资讯 2025-01-08 100 0

重点通报!在哪买香烟“攀龙附凤”

攀龙附凤香烟背后的灰色生意与社会隐患近年来攀龙附凤成为一种独特的香烟销售模式其隐蔽性强利润丰厚却也滋生了诸多社会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

香烟资讯 2025-01-08 117 0